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学院——
该学院学者连续两年获得“科学探索奖”
这里
在机械学院采访,记者发现
这里闪耀着厂罢础搁“星”文化——
自强不息(厂迟谤颈惫颈苍驳)
团结协作(罢别补尘飞辞谤办)
敏捷响应(础驳颈濒颈迟测)
尽职尽责(搁别蝉辫辞苍蝉颈产颈濒颈迟测)
“星”光之下
一代代人接续奋斗
传承、铸就了一种特殊的精神
上世纪50年代初,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拉开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序幕。
发展工业,人才奇缺。
1952年,一所全新的工科院校在武汉诞生:
华中工学院
。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大学的机械系、电机系等合并聚集,扎根武汉喻家山,成为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新型工科院校。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
“
推进中国工业化”
就成了华中大与生俱来的初心与使命。服务国家需要,一代代华中大机械学院人自强不息,“顶天”前行。
上世纪80年代,第四次工业革命萌芽,智能技术及信息革命悄然孕育,西方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展开智能制造工程,争抢这一全新领域制高点。
身为机械学院教授,杨叔子敏锐地意识到,要全面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提高制造业整体的智能化水平。
1981年赴美深造前,杨叔子就受钱学森相关理论的启发,尝试将控制论与机械工程相融合。回国后,他又经常阅读外语文献,了解新兴学科的发展趋势,想找寻传统机械学科发展的突破口。
1989年,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机械制造走向2000年——回顾、展望与对策”大会。
杨叔子主题为“智能制造”的论文,顿惊四座。智能制造是什么?这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吗?一些与会人员并不认可。此时,国内制造业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悬殊,但杨叔子坚信,“智能制造”将是21世纪的主流制造技术。这是一场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比赛,不能耽搁,必须立即行动!
1993年,联合其他3所高校承担“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999年5月,项目通过验收。系列成果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015年,我国制定规划,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肩负国家使命,决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深深融入到机械学院一代代科学家的血液之中,体现在一项项提供国力的成果之上——
当熊有伦院士等人研发出卧式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世界看到了数控机床中国也“有”;
当周济院士提出机器“换脑工程”,成为创新发展的先行军;当李培根院士将信息化融入制造业,技术换挡迈入快车道;当段正澄院士主持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数控高速全轴自动曲轴磨床,数字化与装备结合的威力让人大开眼界;当丁汉院士深入共融机器人研究和应用,一幅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
华中大机械学院院长丁汉院士说,从机械与装备结合,到与信息、智能技术结合,老一辈“机械人”立足前沿提前布局,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更专更细。
这些年,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明显。未来制造业需要做精做透,才有可能逐步缩小差距,增强竞争力,作为“国家队”,必须“顶天”,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1989年,二汽(现东风公司)为一台从美国知名公司进口的曲轴连杆颈加工车床头疼:
这台“洋宝贝”,时不时出现严重的振动与噪音,不但严重影响加工质量,还经常发生曲轴折断事故。工人师傅说:听到独生子叫,心里真烦恼;听不到独生子叫,事故就出了。
美国厂家两次派来专家检修,几个月下来束手无策。最后,只得按合同赔偿。因为进口车床故障解决不了,工厂面临停产之困。
当时,华中大机械学院正与二汽合办培训班。听闻此事,机械学院的骨干教师吴雅等人赶到工厂。
一年内,吴雅等人前往十堰12次,吃住在厂内,加班加点,每次都在半个月以上。
1990年9月,“洋宝贝”的毛病终于被攻下了!相关成果还获得了当年华中大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
融入公司,埋头苦干,解决难题,形成成果。
“立地”,与公司“打成一片”,敏捷响应,成为机械学院与生俱来的“基因”。
数十年来,在二汽、武钢、葛洲坝工程等车间、工地上,都留下了华中大人的身影。近十年来,他们还走出湖北,在广东、无锡等设立研究院,立足当地产业,贡献科技力量。
夯实这块基石,没有捷径,只有团结协作、尽职尽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前沿科技发起不懈冲击。
瞄准前方,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在机械学院,一个项目一干就是一二十年的团队比比皆是。
机械学院康宜华教授是杨叔子的学生。他回忆说,1984年,老师开始钢丝绳无损检测研究,接到的第一个合作研究项目是原煤炭部的“六五”攻关项目,起点就是实现“断丝的定量化”检测。
“定量化”是“数字化”的更高层次研究。“模拟机”没有的时候,他们就研究“智能机”,涉及到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均是“卡脖子”难题。
那时候,用于磁测量的传感器很难买到;软件编程写代码工具落后,错了一个符号就得从头再写。认准了方向,就一直干下去!30多年来,钢丝绳团队一届传一届、一代传一代,他们被一根钢丝绳紧紧凝聚,产生了一大批成果,在公司、港口、大桥上广泛应用。
陈学东教授团队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超大采高支架不断创造世界记录,让中国制造“扛得住、缓得了、卸得掉”。熊蔡华教授团队研发康复机器人,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为康复医疗领域送来高品质“好帮手”。
“肩负强国兴国的使命,学院已经形成了一个好传统:
瞄准卡脖子难题,协同作战,攻克碉堡
。”丁汉院士曾在德国留学,对科研和应用上的“细致细致再细致”感同身受。他认为,在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上,特别需要专业的科学素质,扎实的产物迭代,一批稳定的人低调奋进。
他期待,在“星”光的前方,有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挑起“国之重担”,奋力前进,攻克前方一个个“卡脖子”碉堡。
来源 / 湖北日报
文字 / 方琳
图片 / 凌骋 邵泉灵 景成尧
编辑 / 查莹莹
校对 / 高翔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