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MDR免费版

【湖北日报】华中大这个学院,为何“星”光闪耀?

作者:湖北日报 编辑:宣传部编辑:张丽如发布:2020-10-09点击量:

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学院——

它是华中大                         最先创立                         的学系之一      
它是中国大学中                         实力最强                         的机械学院之一      
它更是华中大                         “起家”      
最具“看家本领”的院系                         之一      
这里      
走出了华中大                          第1位院士      
迄今产生了                         7位院士      
这里      
是各类奖项的得奖大户      

该学院学者连续两年获得“科学探索奖”

                                                   这里       

更是全国许多公司解难的好去处……      
而,成功绝非偶然      
今天,和湖北日报记者一起走近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在机械学院采访,记者发现

这里闪耀着厂罢础搁“星”文化——

自强不息(厂迟谤颈惫颈苍驳)

团结协作(罢别补尘飞辞谤办)

敏捷响应(础驳颈濒颈迟测)

尽职尽责(搁别蝉辫辞苍蝉颈产颈濒颈迟测)

“星”光之下

一代代人接续奋斗

传承、铸就了一种特殊的精神




 

   

   

   

喻家山下,不忘初心使命


   

   

   

 

上世纪50年代初,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拉开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序幕。 发展工业,人才奇缺。

1952年,一所全新的工科院校在武汉诞生: 华中工学院 。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大学的机械系、电机系等合并聚集,扎根武汉喻家山,成为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新型工科院校。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 推进中国工业化” 就成了华中大与生俱来的初心与使命。服务国家需要,一代代华中大机械学院人自强不息,“顶天”前行。

上世纪80年代,第四次工业革命萌芽,智能技术及信息革命悄然孕育,西方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展开智能制造工程,争抢这一全新领域制高点。 身为机械学院教授,杨叔子敏锐地意识到,要全面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提高制造业整体的智能化水平。

1981年赴美深造前,杨叔子就受钱学森相关理论的启发,尝试将控制论与机械工程相融合。回国后,他又经常阅读外语文献,了解新兴学科的发展趋势,想找寻传统机械学科发展的突破口。

1989年,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机械制造走向2000年——回顾、展望与对策”大会。 杨叔子主题为“智能制造”的论文,顿惊四座。智能制造是什么?这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吗?一些与会人员并不认可。此时,国内制造业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悬殊,但杨叔子坚信,“智能制造”将是21世纪的主流制造技术。这是一场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比赛,不能耽搁,必须立即行动!


     

     

   
1991年,华中大组建智能制造学科组    


   
1992年,组建智能与集成制造研究中心    


   
1993年,联合其他3所高校承担“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999年5月,项目通过验收。系列成果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015年,我国制定规划,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肩负国家使命,决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深深融入到机械学院一代代科学家的血液之中,体现在一项项提供国力的成果之上——

当熊有伦院士等人研发出卧式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世界看到了数控机床中国也“有”; 当周济院士提出机器“换脑工程”,成为创新发展的先行军;当李培根院士将信息化融入制造业,技术换挡迈入快车道;当段正澄院士主持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数控高速全轴自动曲轴磨床,数字化与装备结合的威力让人大开眼界;当丁汉院士深入共融机器人研究和应用,一幅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
……

华中大机械学院院长丁汉院士说,从机械与装备结合,到与信息、智能技术结合,老一辈“机械人”立足前沿提前布局,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更专更细。 这些年,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明显。未来制造业需要做精做透,才有可能逐步缩小差距,增强竞争力,作为“国家队”,必须“顶天”,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车间苦干,治好“洋宝贝”怪病


   

   

   

 



这是发生在31年前的故事——

1989年,二汽(现东风公司)为一台从美国知名公司进口的曲轴连杆颈加工车床头疼: 这台“洋宝贝”,时不时出现严重的振动与噪音,不但严重影响加工质量,还经常发生曲轴折断事故。工人师傅说:听到独生子叫,心里真烦恼;听不到独生子叫,事故就出了。

美国厂家两次派来专家检修,几个月下来束手无策。最后,只得按合同赔偿。因为进口车床故障解决不了,工厂面临停产之困。 当时,华中大机械学院正与二汽合办培训班。听闻此事,机械学院的骨干教师吴雅等人赶到工厂。

一年内,吴雅等人前往十堰12次,吃住在厂内,加班加点,每次都在半个月以上。

1990年9月,“洋宝贝”的毛病终于被攻下了!相关成果还获得了当年华中大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

融入公司,埋头苦干,解决难题,形成成果。 “立地”,与公司“打成一片”,敏捷响应,成为机械学院与生俱来的“基因”。

数十年来,在二汽、武钢、葛洲坝工程等车间、工地上,都留下了华中大人的身影。近十年来,他们还走出湖北,在广东、无锡等设立研究院,立足当地产业,贡献科技力量。




 

   

   

   

“冷”板凳,一坐一二十年


   

   

   

 





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石。

夯实这块基石,没有捷径,只有团结协作、尽职尽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前沿科技发起不懈冲击。 瞄准前方,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在机械学院,一个项目一干就是一二十年的团队比比皆是。

机械学院康宜华教授是杨叔子的学生。他回忆说,1984年,老师开始钢丝绳无损检测研究,接到的第一个合作研究项目是原煤炭部的“六五”攻关项目,起点就是实现“断丝的定量化”检测。

“定量化”是“数字化”的更高层次研究。“模拟机”没有的时候,他们就研究“智能机”,涉及到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均是“卡脖子”难题。 那时候,用于磁测量的传感器很难买到;软件编程写代码工具落后,错了一个符号就得从头再写。认准了方向,就一直干下去!30多年来,钢丝绳团队一届传一届、一代传一代,他们被一根钢丝绳紧紧凝聚,产生了一大批成果,在公司、港口、大桥上广泛应用。



 

   

   

   

一颗“星”,激励他们克难前行


   

   

   

 


陈学东教授团队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超大采高支架不断创造世界记录,让中国制造“扛得住、缓得了、卸得掉”。熊蔡华教授团队研发康复机器人,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为康复医疗领域送来高品质“好帮手”。


……

“肩负强国兴国的使命,学院已经形成了一个好传统: 瞄准卡脖子难题,协同作战,攻克碉堡 。”丁汉院士曾在德国留学,对科研和应用上的“细致细致再细致”感同身受。他认为,在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上,特别需要专业的科学素质,扎实的产物迭代,一批稳定的人低调奋进。 他期待,在“星”光的前方,有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挑起“国之重担”,奋力前进,攻克前方一个个“卡脖子”碉堡。


自强不息,团结协作
敏捷响应,尽职尽责
机械精神也是华中大精神的缩影
感染和教育着新一代华中大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上砥砺前行!



来源 / 湖北日报

文字 / 方琳

图片 / 凌骋 邵泉灵 景成尧

编辑 / 查莹莹

校对 / 高翔


原文链接:

Copyright ? 麻花传MDR免费版 版权所有本网站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