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斌,男,汉族,1992年11月出生,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于2016年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现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师从史铁林教授、廖广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微纳水汽感知与收集领域,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化学会学生会员。
主要成果:主持科创基金3项,在权威/顶级等期刊发表厂颁滨论文9篇(封面论文1篇),累计申请19项国家发明专利,包括笔颁罢国际专利1项,已获授权14项。获得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2018年“研材微纳杯”论文征集二等奖、2019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荣获2018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019年校叁好研究生标兵(全校20人)、2020年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标兵(全校15人)、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入围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终选。
他担任机电系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参与研究生十佳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红色楷模”创建活动,加入校“红色领航员”学习、参与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学习,不断提升党务能力。凭借扎实的思政理论水平,他入选学校首批仅4人的红色理论学讲团,担任十九大精神宣讲讲师,开展讲座10余次,受众达500余人。
参与教育部《我和我的学校》活动、湖北教育频道《我们的价值观》节目、与校长李元元院士同登《深度中国》思政课讲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事迹被微言教育(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中青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宣传,被腾讯、新浪、搜狐等各大主流媒体以“亮出‘大国重器’!”为主题进行转载宣传。由于表现优异,他4次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2018年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自进入大学以来,他在专业上名列前茅,本科期间连续3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共获得3次特等奖学金,3次一等奖学金和6次专项奖学金,连续叁年被评为叁好学生,被评选为省优秀毕业生。毕业后,他选择继续读博深造,保持“学在华中大”的传统,获得中船奖学金、知行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也入围了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勤学奋进类”终选。
从本科起始,他积极参与多学科多领域的学科竞赛,共获得了“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4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竞赛中的学科交叉让他在学习能力上不断提高,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能力。凭借突出的创新设计,他所主导的“便携式一体式画箱”受邀参加了教育部第九届全国创新创业年会并做主题报告推介,获得优秀团队称号(全国10队)。创新能力突出的他多次受学校科协、官微、招生宣传等单位邀请分享科研创新方法,所撰写的文章《辎重前行,总有踏实的脚步》被教育部编入《砥砺十年 星火燎原》(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十周年成长篇)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科期间,林建斌便有了科研的萌芽,共参与了4项科研项目,其中联合国规划署绿苗计划项目1项(2015年全国本科生有4组入选),国家创新训练项目2项,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项。读博期间,在导师引领下,他瞄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缺水难题,深耕仿生微纳水汽收集领域研究,前后主持3项科创基金。历时4年砥砺创新,成功研发了仿叶脉柔性水汽收集器件,实现了在沙漠等干旱地区空气取水,获得了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该原创性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IF=8.5),作为代表性成果支撑了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基于此成功研发了沾水自保护超高灵敏水汽感知器件,解决了传感器高空探测时沾湿即坏难题,该创新性成果发表在领域顶刊J. MATER. CHEM. A(IF=11.3)。
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2018年带领党支部成员无偿为我校定点帮扶的贫困地区云南临沧设计洁净普洱全自动生产线,产生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获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介。抗疫期间,组织支部党员积极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刘佳敏获得当地优秀志愿者称号。抗疫期间,红外传感器芯片的稀缺导致额温计不足,阻碍疫情防控。与光刻机、芯片打交道4年的他意识到自身所学的微纳制造技术刚好对口惭贰惭厂传感器芯片的设计生产,主动加入抗疫产物研发公司(贵础罢搁滨),在红外传感器芯片设计部门担任研发工程师。2020年7月,搭载该芯片的额温计因在武汉抗疫中作用突出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视察华中大机械学院时,对师生党员科技抗疫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赞赏。
课外之余,林建斌热爱长跑,经常在运动会上取得良好的成绩,积极参加了包含摄影、文学创作等比赛,共获得校级一等奖等十余项奖项,这些文体活动丰富了他的人格。他曾担任爱心支教老师一年,坚持每周末为留守儿童带来陪伴的温暖。凭借竞赛硕果累累的优势,他利用课余时间开设科创讲堂,创建了数学建模学术部并担任部长,一年内指导学生获得竞赛奖项50余项,该团队获得邓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每当受邀去本校和外校开展相关讲座,他都义不容辞,至今开过讲座20余场,人次已达3000余人。此外,他曾担任了四川省福建商会大学生联合会理事会成员,组织各项体育赛事并帮助贫困学生,该组织每年资助近20万元给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业。